胃肠道息肉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又是不容忽视的疾病,80%的大肠癌由肠道息肉转变而来。此过程比较漫长,开始生长到性质的转变一般有10-20年时间。所以早期发现,早期采取措施,截断这个过程是完美的解决之路。
01
什么是胃肠息肉?
胃肠息肉是指隆起于胃肠粘膜上皮并向胃肠腔突出的赘生物,通俗来讲,就是胃肠道里边长了小疙瘩。这个小疙瘩有不同的种类,其中重要的有一类叫绒毛状腺瘤,具有较高的恶变倾向(20%-30%)。而且息肉越多越大癌变率就相对越高。这个疾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多数是没有症状的。等出现腹痛,出血,消化不良等症状时,一般病情都已经比较重了。
02
如何提早发现、提早消灭它?
最准确最直接的方法只有一种:胃肠镜。没有做过胃肠镜的人不知道胃肠镜怎么做,其实胃肠镜就是一根细细的软管子,前面安装有高清的摄像头,胃镜通过口进入,肠镜通过肛门进入消化道,通过摄像头观察拍摄照片并留存,更有意义的是现在镜下微创治疗技术蓬勃发展,通过胃肠镜就能切除很多中小息肉,还能做其它很多微创手术,绝对是息肉的最大克星。
现在很多没做过胃肠镜的人对胃肠镜检查还心存恐惧,害怕做这个检查难受,但是做过的人都会知道,现在早就普及了无痛胃肠镜,通过输液注入少量麻醉剂,等病人进入麻醉状态,没有知觉后再进行检查,病人一场美梦醒来之后,检查已经结束或者接近结束,全程无痛苦,很多病人做完之后只有一种感受:从来没有睡过这么香的觉!
03
怎么处理息肉复发?
还有一种情况,息肉容易复发,多发的息肉更容易复发,有的人切完一批又长一批,就像割韭菜。怎么处理这个棘手的问题?我们祖国的瑰宝——中医药就该发挥强大的作用了。
中医认为,息肉的病因主要是外伤饮食,内伤情志,还有遗传因素,病机为湿热内阻,脏腑功能失调。通俗来讲,息肉生长就像森林草地上长的蘑菇,遗传因素是蘑菇的种子,这个种子在又湿又热的环境中才会生长出来。
《内经》有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湿,就是脂肪,现代社会大家都吃了过多的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又不运动,在体内蓄积,导致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息肉等病,长期蓄积,加上嗜食辛辣,又容易化热,导致更多的疾病。在旧社会老百姓生活条件差,经常饥寒交迫,脂肪能量不容易蓄积,蓄积也容易化寒,用温阳的食物或药物容易化解,所以这些富贵病就很少。那还有人问动物会不会得这种病?动物也不会,因为动物活动比人要多很多,虽然夏秋储存大量脂肪,但冬天冬眠或者食物很少,就能消耗掉多余的脂肪能量。
中医治疗息肉,尤其是复发、多发的息肉有独特的优势。中医治疗以辨证施治,调理气血,平衡阴阳为本,以清热利湿,行气止痛,活血消癥为治则,常用中药有茯苓、白术、苍术、苦参等健脾益气,燥湿利湿;三棱、莪术,浙贝、牡蛎、鳖甲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诸药合用,可取改善症状,调理体质,预防复发之妙用。还可配合针灸、拔罐等外治之法,加强治疗之功效。
另外,针对息肉的饮食调理,主要是提倡健康饮食,包括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等吃高纤维食物,少食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戒烟限酒等,因为烟酒都可能增加患息肉的风险。其它的生活调理包括调情志、多运动,规律休息,定期体检等都有助于息肉的预防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