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试管婴儿的治疗过程中,许多女性常常会产生这样的担忧:促排卵是否会增加乳腺癌的风险?实际上,就临床上的各种促排卵治疗与女性发生乳腺肿瘤的关系而言,相关的研究并不多见。
有文献表明,不孕症患者接受的促排卵治疗和乳腺癌的发生风险并无显著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像促性腺激素、克罗米芬、绒促、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等常用的促排卵药物,均未增加乳腺癌的发生风险,而且这与使用促排卵药物的时间长短以及周期数也没有关系。
近期,瑞典开展了一项全国范围内的队列研究,对 1982 年至 2012 年期间的 1,340,211 例不孕女性治疗后的情况进行了随访。结果令人欣慰,不孕症患者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与自然妊娠的人群相似。
虽然我们都知道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和雌激素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如果过分简单地认定雌激素就是乳腺癌的“罪魁祸首”,这种观点是不准确的。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指的是女性自身的“内源性”雌激素水平,而应用促排卵治疗所导致的雌激素水平的增加属于“外源性”。
此外,对于绝经女性的激素补充雌激素有较多的研究。研究结果证实,在雌激素和(或)孕激素补充治疗 5 年内,不会增加女性终生乳腺癌的发生风险。
那么,对于乳腺癌术后的不孕女性,接受促排卵治疗是否会造成其癌症复发以及缩短寿命呢?今年发表于辅助生殖领域权威杂志(Human Reproduction)的一篇学术论文,对目前所有已发表的关于对早期乳腺癌患者(0 - ⅢB 期)进行促排卵药物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文献进行了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在促排卵过程中联合使用来曲唑,不仅能够降低雌激素水平,而且不会影响获卵数,并且不会对癌症的预后造成明显的短期恶化。
总之,目前的研究认为,不孕不育夫妇使用促排卵药物不会增加乳腺肿瘤的风险,乳腺肿瘤患者采用促排卵联合来曲唑治疗来进行生育力保存也是安全的。然而,女性更应该关注乳腺肿瘤的高危因素,不断提高自我健康意识来预防癌症,并且要定期进行体检,争取早期发现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呵护女性的健康,让每一位女性都能在追求生育梦想的道路上,无需过度担忧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