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 POF),是指女性在40岁以前出现卵巢功能减退,导致月经紊乱、雌激素水平下降等一系列症状。诊断卵巢早衰通常需要结合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结果,其中激素六项检测是重要手段之一。
一、激素六项检测项目
1、 卵泡刺激素(FSH)
FSH是由脑垂体分泌的一种促性腺激素,主要作用于卵巢,促进卵泡发育。卵巢早衰患者FSH水平通常显著升高,尤其是在两次月经周期之间测量时更为明显。一般认为,连续两次检测FSH>25IU/L即可提示卵巢功能衰退。
2、 黄体生成素(LH)
LH也是由脑垂体分泌的另一种促性腺激素,参与排卵过程。在正常情况下,LH与FSH比值约为1:1。但在卵巢早衰患者中,由于卵巢对LH反应减弱,故其水平可能正常或略低,而FSH则显著升高,导致LH/FSH比值下降。
3、 雌二醇(E2)
雌二醇是女性体内最重要的雌激素之一。随着卵巢功能衰退,雌二醇分泌减少,血清浓度降低。在卵巢早衰早期阶段,E2水平波动较大,后期则持续处于较低水平。
4、 孕酮(P)
孕酮主要由黄体产生,在非妊娠期妇女体内,其水平受月经周期影响而变化。卵巢早衰时,由于排卵障碍,黄体形成不足,故孕酮水平偏低。
5、 抗苗勒氏管激素(AMH)
AMH是一种由卵巢颗粒细胞分泌的糖蛋白,其浓度与卵巢内小窦卵泡数量呈正相关。因此AMH被认为是评估卵巢储备功能的指标之一。卵巢早衰患者AMH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群。
6、 总睾酮(T)
尽管睾酮属于雄激素,但女性体内也有少量存在,并参与部分生理活动。在卵巢早衰患者中,由于雄激素主要来源于肾上腺而非卵巢,故总睾酮水平变化不大。
二、解读激素六项结果
当女性出现月经稀发或闭经等症状时,应考虑进行激素六项检测。若发现以下情况,则高度怀疑卵巢早衰:
- FSH>25IU/L且连续两次检测结果一致;
-
-
- LH/
- 孕酮
值得注意的是,仅凭一次检测结果不足以确诊卵巢早衰,需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辅助检查综合判断。此外由于个体差异较大,建议由专业医生根据具体情况作出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