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出生,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是充满喜悦和期待的。然而,孩子身上的胎记却可能成为家长们关注和担忧的问题。
80%的胎记会在孩子出生 1、2 年内逐渐消失或变淡,有部分“真爱型”胎记会持续到 3、4 岁后悄悄溜走,仅有极少部分“挚爱型”胎记会伴随终生。比如大多数的鲜红斑痣,在孩子 3 岁以前通常是能自行消退的。但如果孩子 3 岁以后,鲜红斑痣还存在,父母就需要提高警惕,带娃去看医生了。
血管瘤则不同于其他胎记。虽说它也会消退,但其消退时间长,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影响孩子的形象与健康。比如,当血管瘤长在脸上,情况严重者甚至会毁容;长在眼睛周围,可能影响孩子的视力;长在隐私部位,则可能引发感染。所以,在孩子有血管瘤的情况下,建议父母先仔细观察,定期用刻度尺测量,然后给血管瘤拍照记录,并且按照一定的周期去医院复诊。医生会根据父母拍摄的血管瘤大小及颜色变化进行判断,看是否需要采取干预治疗措施。
比较常见的青色胎记就是蒙古斑了,通常长在新生儿的腰骶部,也可蔓延到整个背部或肩部。这种胎记跟淤青很类似,不太美观,不过好在它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自然消失,无需进行专门的治疗。
然而,黑色胎记是最不容易自行消退的,属于“挚爱型”。如果不及时干预控制,不仅可能伴随孩子一生,若是“巨痣”,还会有癌变的可能。黑痣若超过 20 厘米,就被称为“巨痣”。据统计发现,新生儿被巨痣“骚扰”的概率为两万分之一,其癌变几率非常高。但如果黑痣直径小于 6 毫米,父母则无需过度担心!
那么,作为孕妈妈,又能为降低孩子长胎记的概率做些什么呢?
首先,请保护好自己,别被碰撞。据相关研究发现,孕妈妈若不幸被碰撞到了肚子,在磕碰处若正处于宝宝的毛细血管处,约有 23.5%的概率就会长胎记。因为正在发育中的胎宝宝,其毛细血管非常脆弱,若受到外界的碰撞,就可能导致瘀血的出现,进而形成胎记。
其次,孕妈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别发脾气。孕妈妈若经常发脾气,容易导致内分泌紊乱,严重者会引发色素不稳定,从而增加孩子长胎记的概率。
总之,了解胎记的相关知识,孕妈妈做好预防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拥有健康无暇的肌肤,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