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孕期,为了确保胎儿的健康,有时医生会建议进行绒毛穿刺检查。那么,绒毛穿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绒毛穿刺的检查步骤、风险以及需要记住的注意事项。
一、绒毛穿刺检查步骤
- 术前准备
(1)医生会详细询问孕妇的病史、孕产史、家族遗传病史等,以评估绒毛穿刺的必要性和风险。
(2)进行超声检查,确定胎儿的位置、胎盘的位置以及孕周等,为穿刺操作提供准确的指导。
(3)孕妇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了解绒毛穿刺的目的、过程、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 - 穿刺过程
(1)孕妇躺在检查床上,腹部进行消毒后,医生会在超声的引导下,用一根细长的穿刺针经腹部或宫颈刺入胎盘,抽取少量的绒毛组织。
(2)整个穿刺过程通常在几分钟内完成,孕妇可能会感到轻微的不适或疼痛,但一般可以忍受。 - 术后观察
(1)穿刺后,孕妇需要在医院观察一段时间,一般为半小时至一小时,以确保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或并发症。
(2)医生会再次进行超声检查,观察胎儿的情况和胎盘是否有出血等异常。
二、绒毛穿刺的风险
- 流产风险
绒毛穿刺是一种有创性检查,存在一定的流产风险。据统计,绒毛穿刺后的流产率约为 1% - 2%,但实际风险因个体差异和操作技术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 感染风险
由于穿刺过程中需要穿过皮肤和子宫壁,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如果操作不当或术后护理不当,可能会引起宫内感染,对胎儿造成严重影响。 - 胎儿损伤风险
在穿刺过程中,虽然医生会在超声的引导下尽量避免损伤胎儿,但仍存在一定的可能性。例如,穿刺针可能会误伤到胎儿的肢体或其他部位。
三、注意事项
- 选择合适的时间
绒毛穿刺一般在孕 10 - 13 周进行,此时胎盘已经形成,绒毛组织丰富,易于获取足够的样本。同时,这个时期胎儿相对较小,穿刺对胎儿的影响也相对较小。 - 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
绒毛穿刺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的检查,需要在正规的医疗机构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这样可以降低风险,提高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 术前注意事项
(1)术前应避免性生活和剧烈运动,以免影响检查结果或增加并发症的风险。
(2)如果孕妇有感冒、发烧、出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由医生评估是否适合进行穿刺。 - 术后注意事项
(1)术后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一般建议休息 1 - 2 天。
(2)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干燥,避免沾水,防止感染。
(3)观察有无腹痛、阴道出血、发热等异常情况,如果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总之,绒毛穿刺是一种重要的产前诊断方法,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在决定进行绒毛穿刺之前,孕妇应充分了解检查的步骤、风险和注意事项,并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权衡利弊后做出决策。
本文由名医在线整理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引用,永久性地址:https://m.ibaby.myzx.cn/knowledge/17226.html